紙上談兵容易!馳騁疆場?談何容易!推廣石沉大海的比比皆是,訂單得而復失的司空見慣……但是為什么買家跟TA合作?是產品不行?公司實力太弱?還是……我們小小的腦袋似乎已經無法負荷接踵而來的疑惑。請捫心自問,你了解買家嗎?
之前做外貿業務的時候,我主要負責美洲區域,在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美國商人。
患得患失的戀人
我以前公司的大客戶都是通過中間人介紹的。傭金在7%-30%之間。一個訂單至少要給幾十萬人民幣的傭金!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那些公司已經直接接觸我們了,為什么不直接跟我們進口,而要在提高成本的情況下,讓你牽線?”我忍不住問了中間人這個問題。
“Ivy,信任很重要,我在這行做了30多年了,我所能做的已經遠遠超過任何一家認證機構了,他們信任我,我可以幫助他們降低風險,減少麻煩。”中間人這樣回答我。
原來外商也缺安全感!就像患得患失的戀人!
為什么?山長水遠的,事情仿佛不在他們的控制范圍內,用一句話很容易形容他們的心情:掙的是白菜的錢,操的是白粉的心。萬一出錯貨,產品質量不行,貨期延誤……他們很有可能丟了飯碗。
價格與服務,我更Care服務
這是發生在前同事身上的事,因粗心,把客戶包裝設計弄錯了幾次,再加其他各式各樣的問題,一年下來按合同規定,公司賠了兩百多萬。之后客戶訂單越來越小。我們找客戶談過幾次,客戶表示主要是市場不景氣。
但是,一件非常諷刺的事情緊接而來:我們重新接到了客戶的訂單!但是,是通過香港一家貿易公司接到的。為此,我們建議客戶把單直接下給我們。
但是客戶說:“我對你們的服務已經失去信心了,但是這家香港公司從沒讓我們失望過。用差價買回優質的服務是值得的。”
服務是一個持續的情感經營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只要讓利就能砍單,但是售后服務卻不盡人意。這就好像帶著破口袋撿硬幣,邊撿邊丟。
利用品牌坐等漁利
美國商人很聰明,他們很喜歡在中國做OEM,拿個品牌授權書就能輕松獲利。
之前聽客戶說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一家中國仿制品公司的產品質量比正品還好,正品公司不得不把這家仿牌公司收購了。
在多次拜訪客戶中,我發現供應商的品牌意識還是比較弱的,大部分是做貼牌的,特別是中小企業。
我們的企業,有沒有實力?有!但是為什么都得了品牌的病?輕則貼牌,重則仿牌?
我們絞盡腦汁開源節流,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在市面上賣什么價錢呢?利潤都進了誰的口袋呢?
溫總理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曾說過:中國出口的產品,65%是中外合資或者是外國獨資企業生產的,一半以上是來料加工,出口產品中的許多豐厚利潤,都被外商拿走了。
商務部進出口貿易局壁壘調查處副處長針對這個情況,發表了以下觀點:我們引資是希望得到下蛋的雞,而非老是不能下蛋的雞或一直是雞蛋且無法孵化出新生命。
那我們該怎么孵化出新生命呢?可能很多小企業會抱怨環境,能力所限,沒有多余的資金做品牌推廣。
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分享一下我以前所在公司推廣品牌的方式。
之前跟美國一家大型賣場談判,只要我們愿意貼牌,幾百萬的訂單就下來了,這對很多公司來說都是極大的誘惑。但是我們沒有接受,而是說服客戶接受我們的品牌。
磨了幾個月,客戶沒有接受,因為客戶覺得中國品牌會降低他們賣場的檔次。
后來,我們做出退讓,直接降價,做雙品牌,他們還是沒有接受。
后來我們把利潤一降再降,最后在無利潤的情況下,讓客戶接受在包裝箱的底面印上我們的LOGO。可能很多人會笑我們傻。但是你想想,靠我們現在的實力,如果想把自己的品牌推上國際一流的賣場,你需要付出什么?或許,運氣不好的話,散盡家財,窮極終生也無法完成這個夢想。但是我們不花錢做到了。
我們在談單的時候就要有推廣品牌的意識,不放過任何機會,利用客戶品牌的知名度提攜自己的品牌。單單靠投錢買廣告,那種效果來得太慢太耗錢,而且不一定有成效,還不如直接讓消費者在接受客戶的品牌的同時接受自己的品牌。
客戶聰明,我們就可以利用他們的智慧孵化出新的生命。
說到品牌,我們可能會發現,品牌特別怕緋聞。新聞經常會播什么品牌手機加工廠有人跳樓啦,什么品牌公司有經濟糾紛,桃色事件啦……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權日益得到關注和保障,外商也特別關注這點,特別是一向以自由平等為榮的美國人。
自由高效愛享受
美國年輕人以有車為豪,所以他們一般十幾歲就會出來做Part Time賺錢買車,他們骨子里流動的是獨立自由的血液。他們喜歡享受,所以假期你一般找不到他們。同時他們喜歡高效率的工作模式,所以千萬不要用繁雜的流程去挑戰他們的耐心。
在與美國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質的提高,我很欣賞他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態度,工作講究簡便、快捷、高效率,與親友貼心但不依賴,樂于分享與享受,有自己的愛好和獨立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