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經理人的個人前途與企業息息相關,如果外貿經理人不能在企業牢牢站穩腳跟,估計個人的夢想也很難實現。世事不能總如人意,但我們可以盡力避免不如意。
一、不要隨意降低自己的身價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這是市場經濟的真理。每一個外貿經理人在入職前,都應該為自己做一個比較客觀的評估,確定身價幾何。如果你認為自己值月薪萬元,就不要輕易接受月薪5000元的待遇。
一個企業給人才的待遇,一方面能夠體現企業的實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企業對人才的態度。很多企業對機器設備、廠房、辦公室的投資,可謂一擲千金。然而一到人才待遇上就開始卡殼了,絕對不做省油的燈。這是企業高層落后、守舊的思想結晶。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企業很難獲得長遠發展,員工自然也不會有太好的前途。
從日后開展工作的角度來說,不隨意降低自己的身價,更有利于保持自己在企業的話語權。輕易得到的東西,別人是不會珍惜的。相反,自己付出了代價的東西,大家都會好好利用,不能讓錢白白花掉。人才也是一樣的。諸葛亮之所以讓劉備三顧茅廬,恐怕不是為了面子,而是為了日后讓劉備給軍師充分授權打好基礎,以便在仕途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試想一下,如果諸葛亮不待劉備上門就自己投奔劉備而去,只要有碗飯吃就跟著劉備干,那劉備一定不會珍惜諸葛亮,三國的故事也不會演繹得那樣精彩。當然,這前提是諸葛亮一定要對自己的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同時對自己所要加盟的組織有一個了解,知道“三分天下”的大勢。
當企業珍惜你的時候,你才有更多的機會,讓企業的關鍵人物傾聽你的意見,為自己的工作規劃掃清障礙。
二、切忌“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最好不要急于求成,大興土木。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是靜靜地融入企業內部,仔細地觀察、記錄、思考、策劃。當你確認自己已經完全了解了企業的狀況,并且已經與企業各部門融洽相處了以后,再推出你的新計劃不遲。
新官上任急于燒“三把火”,容易導致新方案不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即水土不服;另外,也可能導致內部利益沖突,為后續的工作風險埋下伏筆。所以,在這里大家需要學習一下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無為”強調的其實就是不要刻意去破壞事物發展的規律,而要因勢利導,從而獲得成功。
三、團結大多數人,獲得他們的支持
一個領導人的工作絕不是靠某一個人來完成或是少數幾個人來完成的,依靠的應該是大部分的人。所以,不要認為在領導層有幾個鐵哥們就可以忽略基層員工。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還得靠基層的員工來落實。只有同時獲得他們的支持,你的工作才能夠高效率地完成。
四、取得關鍵人物的信任
所謂關鍵人物,就是他們的決定對事情發展起著重大影響的人,如老板、總經理、財務等等。只有獲得這些關鍵人物的信任,他們才樂意放手讓你去干。畢竟,目前中國的中小企業現狀還是以人治為主。
五、以剝竹筍的方法應對企業頑疾
剝竹筍的時候,需要從外到內一片一片葉子剝開。面對企業長期以來累積的頑固性問題,你也不要期望一朝一夕可以全部改頭換臉,只能一步一步來。把一個頑固的問題切分到N個解決步驟內,一個時期只解決一部分,其他部分先置之不理。待這N個步驟都完成的時候,整個問題也就解決了。這樣也可以避免員工因為改革帶來的不適應。
一個企業轟轟烈烈革命性的變革,需要有一個果敢、堅毅、睿智的最高領導人。正如華為的改革離不開任正非,海爾的改革離不開張瑞敏,聯想的改革離不開柳傳志。而中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數缺少這樣的人物,所以企業改革只能是細火慢燉。外貿經理人需要理解,也需要去適應。
六、關鍵時刻,需要忍辱負重,能屈能伸
工作中,難免會有沖突,難免會有誤解。只要問心無愧,就不要在意一時的誤解與冤屈。是金子,總會閃光的。韓信能忍胯下之辱,終成大將;而項羽不堪失敗之恥,只能自刎烏江。
無論在哪個企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無法每次都一走了之。我們只能承認這個現實,然后認真面對。沒有一個人的工作是在理想狀態下進行的。所以,在現實的工作中,我們需要多一些忍耐、多一些堅持。一個優秀的外貿經理人,需要學會在問題重重、危機四伏的環境中,仍然能夠游刃有余地開展工作。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六點,我相信外貿經理人是可以在一個企業中很好地生存、發展下去的。同時,外貿經理人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中國企業的海外市場發展狀況。外貿經理人與外貿企業,唇齒相依,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協作、相互促進,才會有一個雙贏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