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外側的胎壁上,仔細看,一定有一排數字。
我們舉個例來說:「205/55R15/60/H 」:
"205" 指的是輪胎寬度,
"55" 指的是輪胎扁平比,
"R" 是指這條胎的內層為輻射胎制造方式,
"15" 指的是輪胎內徑或是輪圈的直徑,
"60" 是指輪胎的承重限制,
"H" 是指輪胎的安全速度限制。
扁平比:
你必須知道的是扁平比和輪胎的安全速度限制,所謂扁平比,是以輪胎的寬度除以輪胎高度所得到的數值,一般來說,扁平比愈大的,輪胎就愈舒適,也就是輪胎愈高的,就愈舒適。一般人使用的輪胎扁平比,多半為 65 或 75,特別講究舒適性的,則可以換為 85 的扁平比,那些只要抓地性能的超級玩家,則會選55的扁平比。
安全速限:
依照國際標準組識的標準,共有 F 到 ZR 等16個等級, F 的安全速度是80公里/小時,ZR 則為 240 公里/小時以上。 當然,安全速限愈高的,輪胎性能愈好,但價格也貴很多。所以你要依個人用車習慣和預算,來決定使用哪個等級。而普通的輪胎,往往沒有這個數字,一些性能胎,則會特別標出這個符號。
生產地:
輪胎胎壁上都會標示輪胎制造地,有時候同一個國際知名品牌的輪胎,因為生產地不同、使用的橡膠材料也不同,像 P 牌輪胎,在巴西和德國生產的,不論性能或價格,差別極大,
但是消費者有時只認品牌,不知生產地,往往當了 冤大頭。至于輪胎的性能,還要取決于輪胎的胎紋設計,和輪胎內層使用的各種材料與設計,那是更深奧的學問,消費者可以慢慢從專業刊物上,認識這些特殊的符號與花樣。
輪胎安全速度記號表___(代碼VS.安全速限)
F 80公里 /小時
G 90公里/小時
J 100公里/小時
K 110公里 /小時
L 120公里 /小時
M 130公里 /小時
N 140公里 /小時
P 150公里 /小時
Q 160公里 /小時
R 170公里 /小時
S 180公里 /小時
T 190公里 /小時
U 200公里 /小時
H 210公里 /小時
V 240公里 /小時
ZR 240公里/小時 以上
1)輪胎規格標記(185/65 R15 87T)
185 = 輪胎公稱寬度,單位:毫米
65 = 輪胎橫截面高寬比,單位:百分比
R = 子午線輪胎
15 = 輪轂直徑,單位:英寸
87 = 輪胎承重指數(Load Index),此例87 相當于545公斤
T = 速度等級代號,此例 T 為190公里/小時
(2) 生產商
(3) 輪胎胎面花紋代號
(4) 子午線(英文)
(5) 無內胎(英文)
(6) 冬季使用的特殊標記(泥濘、雪)
(7) 出廠日期,最后一個數字代表年份,前兩位數代表該年份內的第幾周。此例:1998年第37周。
(8) E-數字 = 許可證代號,表示此輪胎符合歐洲第ECE-R30標準。
(9) 產地。本例:德國制造。
(10) 輪胎制造商內定的花紋代號。
對北美洲國家附加的標記:
(11) DOT 標記。DOT表示美國交通局。該輪胎符合美國交通局的標準規定。
(12) DOT代號,表示生產廠、輪胎規格和輪胎方式。
(13) 北美適用的最大允許承載量和輪胎氣壓。
(14) 胎面內部和胎側結構層次數量和材料。
(15) 輪胎胎面磨損極限標記。一條輪胎有6個此標記。若胎面磨損觸及該標記,表示輪胎必須更換了,此時花紋深度僅為或淺于1.6毫米。
(16) 根據美國標準特定的輪胎相對使用壽命。180=180%。
(17) 根據美國標準測定的濕地制動能力(A、B或C級)。
(18) 根據美國標準測定的在較高速度條件下的抗熱性。
(19) Safety Warning。輪胎使用和安裝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